-- 杭州刑事律师
400668616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刑法罪名 盗窃罪 文章详情
文章列表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限在哪里?盗窃机动车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2022年3月28日  杭州盗窃罪律师   http://www.hzxsls.com/
导读:  盗窃罪只能由故意构成。成立窃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误认为是自己占有、所有的财物而取回的,不成立盗窃罪。但是,不能简单地为,只要行为人误以为是遗忘物的,就缺乏盗窃的故意。因为他人“占有”是一个规范的要素,只要行为人认识到了被法官评价为他人占有的前提事实,就应认为行为人具备了窃罪的认识内容。那么,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限在哪里?盗窃机动车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我们一起来做个了解吧!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限在哪里?

  盗窃罪与抢夺罪都属于法定的自然犯,类型化犯罪的共同点在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背他人意志、非法取得他人占有物。

  (一)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盗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或第三人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而秘密窃取指行为人采用自认为不被他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意图秘密窃取,即使客观上已被他人发觉或注视,也不影响盗窃性质的认定。具体含义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秘密窃取具有主观性,即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他人不知情的手段,包括公然盗窃在内;第二,秘密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持有人而言;第三,秘密必须贯穿于行为人整个行为之始终。

  (二)我国理论界通说认为,成立抢夺罪要求行为人公然夺取他人财物,具体是指采用可以使被害人立即发觉的方式,公开夺取其持有或管理下的财物。一般情况下“公然性”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实施夺取行为,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这种“公然性”不是必须在不特定人或多数人面前实施抢夺行为,而指公开夺取财物,或者在被害人当场可以得知财物被抢的情况下实施抢夺行为。抢夺行为具有直接夺取财物的动机,但实施暴力的对象是财物而不是针对财物的合法持有人。

  综上所述,两罪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秘密取得财物。在行为人使用轻微暴力取得被害人财物,而被害人对财物转移占有不知情,属于盗窃罪;在行为人转移占有被害人财物时,明知被害人知情,即便行为人采取的平和手段,也应当成立抢夺罪。本案中,被告人王某借用质押手机查询号码只是事先设计的骗局,其真实目的是趁被害人文某打电话不注意时,趁机携带苹果手机逃离现场。笔者认为,王某的行为是一种窃取行为,被害人在借用手机后,手机虽然被被告人持有,但法律上的占有关系并没有转移,被害人在打电话,不知情,当被害人发现时追赶不及,符合盗窃罪“秘密性”特征,对王某应以盗窃罪定罪。

盗窃机动车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实践中,机动车的类型各种各样,其价值要经物价鉴定机构鉴定的机动车实际价值,以及行为发生地的相关标准来判断。盗窃机动车价值经鉴定为10万以上不足50万的车辆,则为金额巨大,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盗窃50万以上的机动车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机动车实施盗窃或者盗窃车辆作为犯罪工具的,以盗窃罪论处。此处占有不仅包括为自己占有,还包括第三人或者集体占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后随意抛弃,赠与或者毁损都视为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盗窃构成犯罪,还得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换言之,行为人明确知道或者根据常理推断该犯罪对象是他人合法占有或者所有的财物,至于财物的所有人或者占有人是谁,不需要明确知晓。若行为人因为自身过失将他人财物错认为自己的财物而占有,则因不具有主观故意和非法占有的意图,不构成盗窃。


Tags: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限在哪里,盗窃机动车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Copyright ©2008-2024

杭州刑事律师

版权所有 | 法律咨询热线:4006686166 网站支持: 中国大律师网